定调明年“三农”工作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说了什么?
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,为明年如何开展“三农”工作定下基调。
据新华社消息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,会议分析了当前“三农”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,并部署2025年的“三农”工作。
会议指出,2024年,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,农民收入稳步增长,农村社会和谐稳定,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。做好2025年“三农”工作,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,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,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会议强调,要聚焦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,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。
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现阶段“三农”工作的重心,近几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会重点部署乡村振兴工作,但侧重点略有差异。今年的会议内容基本延续了去年的框架思路,表现出较强的政策延续性。此外,会议还提出了若干新举措,这有利于提高“三农”工作的灵活性和信心。
确保粮食稳产丰产,价格保持合理水平
与前几年一样,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“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”。
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,比上年增加221.8亿斤,增长1.6%。这意味着中国粮食总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,首次迈上1.4万亿斤台阶。
今年粮食何以增产?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近日解读称,这既是因为今年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生长发育和产量,也因为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、深入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等措施开展。2024年,全国粮食单产394.7公斤/亩,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5.1公斤,增长1.3%。
而这些促成粮食增产的可控因素,也成为明年持续发力“三农”工作的重心。
会议提出,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,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,确保粮食稳产丰产。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,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,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,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。
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也关系农民切身利益。2023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“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,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、质量有提升”之后,财政部门信息显示,2024年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,同时取消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。这为进一步提升农田建设水平提供了资金保障。
“中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后,地方上更要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,紧盯前期规划、招投标、施工管理、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,确保项目从设计到施工都符合当地实际需求,才能发挥高标准农田的长期效用,而不是建成某些地方的表面工程或者成为个别群体从中牟利的工具。”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称。
今年以来,尽管粮食产量实现增长,但也面临部分粮食价格下行、产业效益低等问题。会议提出,要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,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,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。
李国祥认为,今年粮食价格下行,主要原因在于供求失衡。在消费需求未显著增长的情况下,粮食供强需弱的矛盾日益突出,价格承压下行。总体来说,价格过高或过低,都不利于粮食安全。为此,需要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,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、粮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,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,努力促进国内粮食供求平衡。同时,考虑到气候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,保持一定的宽裕度是可以理解的。
第一财经了解到,为了守住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的底线,今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,中储粮集团公司在河南、江苏、黑龙江、安徽四省符合条件的地区已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2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,全国各类粮食主体累计收购秋粮超1.6亿吨,同比增加约10%;日均收购量达200万吨以上,进度快于上年同期。目前来看,粮食宏观调控作用逐渐显现,价格出现止跌企稳迹象。
启动产销区横向补偿,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
面向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本月稍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,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”,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进一步具体提出“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”。
之所以强调要保护粮食主产区积极性、粮食产销区要实施横向利益补偿,背景在于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主销区呈明显的错位分布。根据粮食产量、播种面积和提供的商品粮数量、比重,全国31个省份被划为13个粮食主产区、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3年,13个粮食主产区常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八成,而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.3%,需要大量调入粮食来满足稳定供给。同时,产销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从2003年的13797元扩大到2022年的52124元,而粮食生产是导致各省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为了改变发展不均衡的局面,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“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”,并开始对主产区实行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纵向补偿机制,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,对符合规定的产粮大县、产油大县、商品粮大省、制种大县、“优质粮食工程”实施省份给予奖励。然而这并未明显改善产销区发展差距拉大的局面。凭借有限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奖补资金,难以解决粮食主产区“粮财倒挂”问题。
此次会议提出启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,意味着学界讨论已久的该机制即将填补空白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表示,这一创新举措将更加有利于激励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,让主产区抓粮得实惠、不吃亏,进一步激发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,同时有利于构建饭碗一起端、责任一起扛的粮食安全格局,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李国祥认为,这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挑战可能在于:一方面要确保粮食流通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,这需要多部门的数据互通和分工协作;另一方面要确定双方认可的利益补偿方式和额度,基于各省份粮食调入量和调出量,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、产业结构、财政支付能力等因素。他建议,除单纯资金补偿外,还可以考虑构建粮食产销区间的产业合作机制,包括人才、技术、项目等方面。
粮食主产区需要资金的补偿。各地区的乡村振兴也需要多元化的资金支持。
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,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,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。多位专家认为,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是激活农村内需的重要方式。当前,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,但财政压力较大、民间投资回升较慢。
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马九杰分析,乡村振兴的资金需求很多,主要包括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巩固、确保粮食安全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乡村产业投资等方面。其中,很多用途可以采取多元化或者混合式的投资方式,充分调动公共的投资和民间的资本。政府在资金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经常是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。
为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乡村,马九杰认为,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法治,保护合法合理合乎农民利益的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,改善市场交易环境,保护社会资本设立企业的合法权益。完善对社会资本的引导、鼓励政策体系,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合作、利益分配方式。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,创新政府与企业的良好合作模式。对可能影响国计民生、不利于保护农民权益的领域和方式加以限制,对负面清单之外的合法合理投资活动加以保护。
同时,创新和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,发挥政府引导基金、政策性担保、政策性保险的作用,并完善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,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监管政策体系、货币政策体系,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社会资本下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