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的风俗活动和寓意
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 3 月 19 日至 22 日之间,春分是春季的中点,这一天昼夜平分,各为 12 小时,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,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,在这一天,民间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活动,这些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。
立蛋
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,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,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“竖蛋”试验,这一被称之为“中国习俗”的玩艺儿,何以成为“世界游戏”,目前尚难考证,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:选择一个光滑匀称、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,虽然失败者颇多,但成功者也不少,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,故有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的说法,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。
据史料记载,“春分竖蛋”的传统起源于 4000 年前的中国,以庆祝春天的来临,在这一天,太阳直射地球赤道,南北半球昼夜时间相等,而且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,不冷不热,人心舒畅,思维敏捷,动作利索,也易于竖蛋成功。
吃春菜
昔日四邑(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)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,有个不成节的习俗,叫做“春分吃春菜”。“春菜”是一种野苋菜,乡人称之为“春碧蒿”,逢春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,在田野中搜寻时,多见是嫩绿的,细细棵,约有巴掌那样长短,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“滚汤”,名曰“春汤”,有顺口溜道:“春汤灌脏,洗涤肝肠,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”一年自春,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,身壮力健。
送春牛
春分随之即到,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,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,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,名曰“春牛图”,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,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,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,见啥说啥,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,言词虽随口而出,却句句有韵动听,俗称“说春”,说春人便叫“春官”。
粘雀子嘴
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汤圆,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,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,名曰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,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,尤其是春分当天,甚至大人们也参与,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,鲢鱼风筝,眯蛾风筝,雷公虫风筝,月儿光风筝,其大者有两米高,小的也有二、三尺,市场上有卖风筝的,多比较小,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,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,较大,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。
祭日
在周代,春分有祭日仪式。《礼记》:“祭日于坛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春分也”,此俗历代相传,清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》:“春分祭日,秋分祭月,乃国之大典,士民不得擅祀。”皇帝于每年春分日在日坛举行祭祀仪式,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,每逢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年份,皇帝亲自祭祀,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。
犒劳耕牛
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、祭祀百鸟的习俗,春分已至,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,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;祭祀百鸟,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,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,祈祷丰年之意。
拜神
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:开漳圣王又称"陈圣王",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,对漳洲有功,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,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,每逢诞辰,信徒多茹素齐,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,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: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、明山、巾山三座山的山神,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,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。
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,它不仅是春天的中点,也是人们祈求健康、幸福和丰收的日子,在这一天,人们通过各种风俗活动来庆祝春分的到来,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。